2014年发表论文

学中做、做中学:数字故事创作的教学实践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24 点击数: 【字体:

学中做、做中学:数字故事创作的教学实践

南通市第二中学 徐红

省第六届“行知杯”征文二等奖

【摘要】本文通过数字故事创作教学将陶先生“教学做”思想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在数字故事创作的活动中连贯习得的零散知识,进而促进他们学习行为、情感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

【关键字】数字故事 引导

【正文】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实践,尝试将 “教学做”统一于一个点:在新颖别致的数字故事创作的“做”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学生持续的有意注意。

所谓数字化讲故事就是借助于多种媒体工具把讲故事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一种新型讲故事方式。它是数字化时代的创新教学方式,它最大特点是将传统的口述故事数字化了。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与声音融合在一起,更能触发人们的情感,领略故事背后更深层次的涵义。

实践中笔者感受到数字故事创作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可以把学生零散习得的知识连贯起来。数字化讲故事的魅力不仅仅是数字故事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予学生一种丰富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提高学习质量。数字故事创作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在探索中学习、反思、改进的螺旋上升过程。

(一)通过数字故事创作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投入

数字作品创作转变了学生学习观念。数字作品创作要求学生将课堂所学的抽象知识融于生活,并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真正融合,避免“纸上谈兵”。在数字故事作品创作活动中,学生是主人,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数字故事作品创作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在其中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意识地回顾知识,积极、大胆地实践,这是学生投入学习行为的具体表现。当数字故事创作运用于课堂教学时,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积极参与其中,达到深度理解和掌握已学知识的效果。学生在参与作品制作的的学习体验中,他们的“创新”、“相处”和“贡献”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实践】

地理老师反映在地理课堂有四五个学生活泼好动,静不下心来学习。经过笔者观察发现这四五个同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也比较好动。于是笔者将他们分在一组布置任务:采集学校足球场的石头,根据石头的形成归类制成数字故事作品。数字故事创作的第一步——选题已经确定。第二步是收集主题相关的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素材的收集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就必须静下心来学习。接下来他们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认真编写脚本,将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出来,这一过程包括计划多媒体呈现的方式、设计故事情节和项目的计划,并决定研究资源,采用图书馆资料、视频等各种可视化材料。在辨认该地区地质构造后,学生们用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辨认构造的过程,利用网络搜索相关地质构造的知识。最后将获取的各种可视化材料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故事。学生在展示成果时,用数字化讲故事的方式呈现采集石头、观察石头和研究发现等过程,并与其他小组分享作品成果。在主题确定、素材收集、撰写脚本、故事创建、作品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学习态度、观察能力、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还有语言表述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小组作品分享环节,这四五个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投影仪大屏幕上的展示作品,他们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他们做到的。完成数字故事作品创作让他们产生了成就感,在成就感的驱动下,他们更加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达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效果。

【实践心得】

在制作前,教师根据要求做好充分的物质和知识准备。在制作过程中,老师给学生及时、恰当的点拨指导。鼓励学生的成功之处,但对于失败,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原因、总结,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学生自由的权利。但是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的自由度大,老师容易失去对学生的有效控制。另外面对小组内成员意见分歧的磨擦,教师如何使组内成员向心力一致是实践的一个难题。

(二)通过数字故事创作活动激励学生情感的投入

数字故事的情感性是指故事的数据化叙述将哲理蕴含其中,容易激发人心灵深处的感情,以产生强烈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此外,故事作品创作过程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生生间,师生间的情感,是一个交际的纽带。数字故事创作活动采用了小组分工合作等形式开展。要按时完成作品创作,组内成员必须在前期的主题确定,素材的搜索和后期作品创作过程中通力合作,互助互利。一份数字作品的完成,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学生合作精神的一种体现。

【实践】

故事主题的选择是学生活动开展的开始。笔者播放在南通拍摄的电影《三个未婚妈妈》片断,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去发现身边人和事的美。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小组创建了以“相亲相爱的高一(9)”为主题的数字故事:虽然班级没有绚丽的讲台,却有老师的挥汗讲解;虽然班级成员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兄妹。故事里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有温馨图片、视频的点缀。学生们从“严于纪律、团结一心、活力四射、发奋进取”四个视角串联高中点滴生活,尤其突出班级开展的学习小组建设活动。故事传递的不仅仅是快乐、奋斗和付出……还有数字故事创作小组成员对班集体满满的爱。学生们在主题确定、素材收集、撰写脚本、故事创建的整个过程中又一次感受班集体生活的点滴。最后一个环节——作品展示更能激发了同学们对班级的情感,引起他们强烈共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数字故事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作品展示促使了学生更认真、负责地对待创作过程,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笔者还鼓励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着手选题,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用不同的主题创作数字故事的兴趣,甚至用相同的素材创作不同主题的数字故事。在小组创作主题确定后的作品创作中,组内成员不断地沟通、讨论和磨合,这种互动式的合作最终使他们如期完成了预期目标。这样数字故事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团队合作过程。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彼此友谊,学会与同伴更好地合作和沟通,互助互利。

【实践心得】

在活动开始时,教师要提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问题,问题应聚集在课程的情感方面,例如:“这门课程你希望学到什么”、“你最近关注什么”, 而不是“关于这个主题你知道什么”,同样,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应提出具体详细的问题。如:“你学到了什么”、“什么让你吃惊或满意”、“让你有挫败感的是什么”以及我如何使我所学为我用等。对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数字故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音乐,因为对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选择恰当的音乐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避免部分学生在部分步骤的操作中花费过多的时间。

(三)通过数字故事创作活动促使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数字故事是学生们借助技术和媒介的手段以叙述的方式参与学习。数字故事创作资源包括图片、视频等数字资源。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如:PPT软件的使用、网络搜索技巧、网络信息整合能力……寻找作品素材需要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搜索、加工和表达。学生们在短时间内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媒体编辑软件,对图片、音乐、动画及视频进行简单的处理,并根据主题将它们有机整合于一体,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做到。这就要求他们投入时间对素材进行采集、整理和编辑。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加深了学生对多媒体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实践】

多媒体信息集成的过程符合数字故事创作的特性,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综合信息的过程。学生把与主题相关的零散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文字、图片、音视频是数字故事组成的主要因素,要突出文字独特魅力,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学生必须学会特殊字体安装的方法;要突出画面更具有表现力,学生必须学会对图片的各自处理方法,诸如去水印、剪裁、着取色等操作方法,熟悉光影魔术手、QQ影音等软件。在综合主题相关信息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用表格记录作品素材中非原创素材的来源,例如音乐、图片等注明出处,在完成的作品上可以署上小组成员的姓名。在规范操作流程的要求下,学生的版权意识无形中培养起来了。

在数字故事创作活动阶段总结问及学生创作感受时,他们各抒己见:

学生1:我们组用Powerpoint2007工具来创作数字故事,我原来以为PPT演示文稿纯粹是演示功能,没想到它还暗藏那么多功能,居然还有图形处理功能,这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的。

学生2:为了完成这份作品,达到我们预期的表现效果我们在网上反复搜索各种素材,常常还得对收集来的图片、音视频进行相关处理,调合配乐与画面合拍,在素材处理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和熟悉了大量的软件功能。还学会了自学新软件的方法。

学生3:在小组活动中我主要负责收集有关资料,但其他人的工作只要我能帮上忙,我都会参与,毕竟这是我们组要共同完成的任务。遇到困难共同解决,最后努力完成值得赞赏的作品。在活动中,我们小组的队员齐心合力,在交流中加深了各自的友谊,每个人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要比一个人做事效率高得多,我不但对电脑操作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会了与同学更好地合作和沟通。

……

【实践心得】

学生参与数字故事创作的过程就是他们动脑思考的过程。通过活动计划、方案制定以及方案修改等一系列思考、再思考,学生们有了批判思考和主动反思的能力。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但了解了媒体制作的大体流程,而且以后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各种媒体,产生保护意识。

数字故事的制作活动给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开辟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新天地。但由于笔者第一次尝试将数字故事制作应用于教学活动,在活动的推进上碰到课程时间有限的问题。相信当孩子们熟悉数字故事的制作,享受到作品带来的愉悦后,会更加乐意接受教师把数字故事引入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中,完美体现技术为课程服务的理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