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发表论文

浅谈对高中语文课堂结尾的思考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23 点击数: 【字体:

浅谈对高中语文课堂结尾的思考

语文学科 刘琴

发表于《新教育时代》第39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非常注重课堂的开始导入部分,通过形象生动的导入引生入境,从而更好的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但对于语文课堂如何生成耐人寻味的甚至发人深思的结尾,认识到这一点并认真考虑的教师并不是太多。一直以来,笔者都比较关注语文课堂结尾的处理:如何处理结尾细节问题?如何更好的通过结尾对一堂语文课的所学进行总结乃至升华......通过广泛地参与听课评课、教学实践以及课后对高中语文教师调查研究统计,得出如下结论:

从上统计图表不难看出只有不到80%的语文课堂有结尾,而不是讲到哪儿算哪儿,不少语文课堂往往把下课的铃声当做现成的“结束语”。而即使有结尾的语文课堂中又有超过半数的是诸如“今天我们学习了......”“本文的主旨是......”“这节课的作业是......”来作为结尾的固定形式,这些为了结尾的“结尾”往往弃之可惜,却常常食之无味,往往会使得一堂本来比较精彩的课堂变得虎头蛇尾。仅有不到30%的课堂结尾是经过精心设计、甚至是在教学过程中天然生成却又十分恰当巧妙的。不少一线教师感慨,好的课堂结尾可遇而不可求;为了精彩的课堂结尾,教师们“上下而求索”,甘愿“为伊人憔悴”。其实对于语文课堂的结尾只要精心设计、认真谋划,总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甚至具有意想不到的点睛之妙。

一、当断则断,适度留白

一节语文课结束的客观标准是响起的下课铃声,实际的标准是老师的那句“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然而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中,客观与实际的完美契合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当断不断,啰嗦拖堂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反感;当机立断,适度地为学生留下想象和思考的余地常常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讲授苏联作家肖洛霍夫作品《一个人的遭遇》快至尾声时,学生们还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为人物多舛的命运唏嘘不已,怎样才能带领他们走向文本更深更远处呢?笔者灵机一动,引领全班同学再次将目光投注到板书——文章的题目,适当回顾故事的情节起伏后发问“索科洛夫和凡尼亚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组成一个家,他们还会遭遇什么?”

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他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彼此珍惜。”

“不一定,也许还会有战争,有灾难......”

“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作‘否极泰来’吗?”

......

整个思维发散、表达尽情的过程中, 教师既没有打断学生的自由发言,也没有加以过多的评价,微微颔首和意味深长地微笑一直持续到下课铃声响起。这次“留白”不但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和选择,更是发挥了它促进思维、提高全面认识问题能力、激发学生拓展延伸阅读兴趣的巨大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联想,探索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填补空白之处,哪怕是一些还不算成熟的想法或是观点,都会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再如一堂稍显平淡的随堂课,笔者特别介绍班上一名对古曲唱词比较感兴趣的同学,打算为大家现场演绎《江城子》时,在场的所有学生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期待。只见一位清秀的女生温婉地说道,她在自己熟悉的古曲中未能找到合适这首婉约词的,所以重新在现代歌曲中选择了一首她认为相当不错的用来配唱。当她深吸一口气后缓缓吐出的,竟是用台湾电影《滚滚红尘》(三毛编剧)的主题曲来配唱《江城子》,那种哀婉清丽、缠绵悱恻的乐音与悲戚缱绻、如泣如诉的唱词居然如此妥帖相宜,这样的结尾真切的实现了“余音绕梁”的效果。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学生不应该只是教育的手段,而应该是目的。其实,好的课堂结尾更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当断之处果断收尾,在留白里给学生更加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感悟。

二、妙手偶得,水到渠成

课堂结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的事先预设是必要的。但是空洞泛华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懂得了......”,生硬的结尾是不会触动学生心灵,浮于形式的结语不会让他们真正有所收获。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尾声,欧·亨利式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小说结局让学生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抬眼望去,窗外校园里金灿灿的银杏树叶恰好趁着秋风片片落下,教师抓住这个偶然,相机作结:“琼珊生死攸关时刻,幸好有贝尔曼不惜生命完成的常春藤叶。可是我们不一定会遇到那个好心的人,看看窗外的银杏树叶依旧会飘然落下。不过,我们为什么不能积累自己的‘常春藤叶’呢?生活的点滴动容,生命的些许感恩都可以成为我们打败懈怠、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此处宕开一笔,由课内自然过渡到课外,有文本拓展至社会人生,由生命中的“他助”延伸至“自助”,倡导寻找属于自己的“正能量”!

又如台湾作家杨子《十八岁及其他》一文,学生非常认同文本的看法,并且总结出“两代人”的最佳相处模式:既承认代沟的存在又在“爱”的名义下“求同存异”。显然,这是教师满意的课堂习得,自然也就不需要过多阐述。因此,课堂的尾声,教师看似随意地拿起讲堂上的座次表,随口说道:“名字往往寓意着家长对子女美好的祝福与希望:像长健、安泰等就很直接,而王字旁的字大多与美玉有关,比如瑗、玥、环等等就是美好的象征......所以,珍惜你的名姓,珍惜这份不一样的爱。”在学生若有所思的回味中,一堂语文课的意义变得更为深远。

不要小看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它有可能就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之所在,取法自然,而又超然,如此这般的非预设性水到渠成往往又成为该课堂的点睛之笔。

三、尊重主体,自然生成

课堂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因此,对于当堂课的及时有效评价,可以是课堂结尾不错的选择之一。

一般情况下,诗歌的教学流程是是疏通篇目、介绍背景与作者、赏析作品、诵读等等。本节课的重头戏就在是学生分小组展示他们先期精心准备的作品。然而,根据预设要求,其余的同学需要结合评分标准与相关及时记录,对本组以及其他组的综合表现来发表看法,鼓励大声说出观点,更允许阐述不同意见:

有认为个别小组太过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关于诗词赏析的课堂失去了应有的天然文学韵味;也有认为无论怎样生动丰富的形式,都必须为明确的内容而服务;还有谈到现场表现很紧张不自信,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打造自己;更有谈到“下一次”会在哪些环节留意什么、通过其他小组的表现又激发起了怎么样的改进措施......

行至此处,课堂完全开放自由、流畅奔放,学生的点评与反思是如此真诚且到位,教师过多点评反而画蛇添足、甚至容易让学生“敬而生畏”。因此这堂课的结尾是将点评或反思交流后小组汇总,形成文字,展示于班级小组学习活动园地。

变教师总结为学生总结,充分尊重并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在时间、空间、思维方式、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延伸、拓展。

课堂结尾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而是将可能无限延伸至生生之间,学生与自我之间;课堂结尾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当堂的习得,它的内延触及个体生命的培养与感知,它的外延扩及至社会人需要具备的方方面面健全人格与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积极主动、深刻自然、谦虚有得的课堂结尾,是主体地位获得充分尊重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成长的客观真实呈现。

关注高中语文课堂的结尾,是对细节的高度重视,利用好这珍贵且有限的资源,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大有裨益。消除拖堂、当断则断,适度留白、自主生成,妙用偶然、不着痕迹,学教相长、无限延展,不仅是教学艺术的深度加工与打磨,更是对学生生命成长负责的体现。不断挖掘课堂资源,不断发掘学生潜能,在课堂的最后一秒,都有无限精彩的可能。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