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前沿>技术学科>学科活动>详细内容

学科活动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常用教学方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26 点击数: 【字体:

摘要:充分考虑教学的目的、学生情况和学校机房条件这几方面的情况,正确地选择相关的教学方法。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展示法、自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常常都是非常可行、有效果的。

    关键词:教学方法  展示法  自学法  任务驱动法
    一堂信息技术课效果的差异,很多时候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而教法有多种多样,且各有优势和特点,以及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所以要明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有针对性地选用和灵活组合,才会发挥其最大效用,同时,要考虑到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教法的选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学的目的;
    2、学生情况;
    3、学校机房条件。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做好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师应该做好的课前准备工作。
    教材是教师课堂活动的根本依据。教师对教材的正确理解与分析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而所谓的教材分析,我本人认为主要是要认清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以及它的教育价值。那么,通过教材的分析,我们就可以认识每一部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在整个课程和教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培养学生一种怎么样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该运用怎么样的一种方法去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这就便于我们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及其的教育价值与取向所在。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教材的分析:
   1)、本节课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2)、开发教材的教育价值;
    只有认真分析教材,正确理解它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才能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才能很好的确定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及情感目标);也才能让教师准确的选择教学的方法与确定应该培养学生的怎么样的一种学习方法。
    其次,充分了解学生情况。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通过课前学生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班之间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上课风格与积极性,而各个学生又存在着不同的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了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为重要的。通过课前的学生情况分析,我们才会: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
    2)、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使教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3)、注重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
    这样,才可以根据不同班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设计教学过程,也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上创造情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和班级的互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重组和教学编织的前提。
    第三,学校机房的条件。选取教学方法时应以现有的硬软件为基础,不能盲目的只想着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只有充分地考虑了这几方面的情况,才能正确地选择相关的教学方法。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展示法、自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常常都是非常可行、有效果的。例如:
(一)、展示法
    展示法的选择其目的在于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比如关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这一课题就是充分利用展示法的一个例子:

 

步  骤

教 师 行 为

目  的

情景导入(播放计算机发展的资料片)

播放计算机发展的资料片,再由学生归纳总结: 1、  计算机的发展史

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有哪些?

提问:你认为计算机的大脑是哪个部件?

1、  声色具备的资料片的播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  让学生思考教师的提问,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景。

活动1(Powerpoint课件讲解与实物演示)

展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提问: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功能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Powerpoint课件讲解与实物演示

动画演示总结;能够通过动画的演示,形象生动的展示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  展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继续往下学习的兴趣。

2、  针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学习,希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  学生在观看中进行思考,从中总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的工作原理。

……

……

……

活动

(课堂观摩)

准备几台完整的计算机,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观摩,同时给予疑难解答。

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和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自学资料
    例如“计算机病毒”这一课题。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迅猛,几乎每天都有新病毒产生,它与学生的学习联系密切,但大多数学生虽然对病毒有些了解,但还不十分清楚计算机病毒的来龙去脉,我们将此课程设计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形式。
    1、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培养学生运用因特网获取知识、加工信息、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因特网,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学生个性化、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3、最后通过计算机反病毒软件的操作练习,加强学生防治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步  骤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情景导入

自学最新的计算机病毒的信息资料

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

1、  浏览教师自制的网页资料,思考教师的提问,进入学习情景。

2、  结合日常学习生活,计算机病毒有什么征兆和现象,会产生什么后果,有哪些清除病的软件。

3、  浏览网页,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从中找出计算机病毒具有的特征。

4、  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找出相关病毒资料并针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学习。

5、  合作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6、  信息收集、整理、归纳、总结。

7、  小组通过自学讨论,代表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设想。

8、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阅读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设置问题

网上搜索、自学

提问: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有哪些,最近流行的计算机病毒有哪些?

自学CIH病毒的技术资料(网页)

提问: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征?

自学几种典型的计算机病毒(网页)

指导学生搜索与计算机病毒相关的网页。搜索站点:

www.google.com

www.cn.yahoo.com

提问: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如何?

提问:计算机病毒如何检测?

提问:计算机病毒如何检测?

提问:计算机病毒的杀毒软件有哪些?

自学、讨论

1、 根据计算机传播的途经,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有哪些有效措施?

2、  当前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

3、  计算机软件是如何检测计算机病毒的?

  
    (三)、任务驱动法
    通过任务的驱动,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同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比较突出的是“文字的处理与排版”这一章节。在讲完“word的基本操作”与“文字的录入”等基础知识后,对于后面的内容:文本框的使用、图片的插入、艺术字的插入以及表格的插入就可以利用一个大的任务驱动来完成几个课时的教学目标。 
  

步  骤

教 师 行 为

目  的

情景导入

展示一张优美的电子小报,并对小报的各个组件进行分析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任务1

一、文本框的使用

1、               范例分析后,学生了解到做出一张电子小报还有哪些知识点。任务的驱动能够使他们在学习中抓住重点,精神集中,自主学习。

2、               在以后的每课时的学习中,再分别以小任务驱动,完成各个知识点的学习。

小任务2

二、图片的插入(剪贴画、自选图形和来自文件的图片)

小任务3

三、艺术字的插入

小任务4

四、表格的插入

大任务

制作一张电子小报

综合运用,任务驱动强化巩固以上知识点。

 
    当然,课堂的教学过程还要求层次清楚,过渡自然,一环紧扣一环,使一节课中的各个环节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所以要注意“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这也就决定了不同的教学阶段具有不同的教学任务,要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上例举的几个教学方法只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个常用方法,只是我个人觉得在以上例举的章节中运用效果比较突出,当然一节课的课程设计不可能一个教法贯穿到底,配合其他教法灵活、恰当地运用,使整个课程设计依据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创新。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