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前沿>数学学科>计划与总结>详细内容

计划与总结

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数学学科工作总结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7-05 点击数: 【字体:

本学期,数学学科的教科研工作,主要是认真学习和贯彻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夯实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促进学习理念先行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全体数学教师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有关新课程的理论丛书,使全体教师树立起四个观念:(1)教育观: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2)课程观:课程不是静态的封闭的文本,而是动态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体验与会话。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是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和主体。(3)教学观:教学已不再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是课程的创造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4)评价观:新课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注重运用质性评定为主,侧重发展的过程性评价观。

二、狠抓课改保证质量

1、加强教材体例研究,明确具体方法

新课程的教学倡导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的展现方式教师要清楚。为此,我们组织了两次七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法的专题讲座与研讨活动,使有关教师很好地领会了编者的意图和把握了教材的精神。

2、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反思框架

本学期,我们精心组织了“以落实课标理念,提高课堂绩效”,为目的的七次教学行动周活动,为广大教师示范、引路。在每次课改行动周中,要求执教的教师要突出反思的是:①这节课的目的实现了吗?②亮点在哪?③有哪些环节需要调整,为什么?效果如何?④有突发事件吗?怎样处理的?⑤如果再上一次,将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听课教师需要思考的是:①这节课的目标实现了吗?②亮点在哪?③存在的不足在哪?④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是否有异议?⑤如果自己上,怎样设计?通过行动、反思,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了良性循环,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样式体现了“七化”——即:学习目标情意化;学习内容生活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过程活动化;学习手段现代化;学习评价多元化;学习效果高效化的教学目标。

3、立足于课改的高度,开展调研工作

为了解并掌握部分中学教师在课改中学习、理解、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情况,陈校长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同教师一起备课、上课、评课,同教师共同学习、研究、反思,发现典型,总结经验,诊断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使我校数学组全体教师受益非浅。

4、发挥群体优势,抓实课改工作

为了解各校课改的实施效果以及合作教学、合作科研的风气,本学期,教师把对新课标的理解与领悟同大家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备课均进行了认真的设计,基本上注入了先进的课改新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师角色有了明显的转变,达到了交流为主、重在参与,贵在研讨期中,期末做好学生的学分评定工作。

经过本学期的努力,数学课改的步伐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新的课堂教学景观正等待我们去开拓。今后我将在基层教研中继续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同成长,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关注教师的需要,努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只要我们认真投入,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一定能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为创三星级学校而努力

 

数学学科

2009.7

分享到:
【打印正文】